-
海洋工程防腐研究和示范工作取得新進展
行業動態
以侯保榮院士為科學家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海洋工程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控制技術及應用”實施以來,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強化產學研合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該項目課題總經費超過4500萬元。自2007年獲批以來,以我國海洋石油平臺、海港碼頭和跨海大橋等重大海洋工程設施為研究對象,通過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聯合攻關,研究在役和新建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設施的浪花飛濺區腐蝕防護與修復關鍵技術。課題組在研究的同時,與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展開合作,于2009年8月在青島港體化工碼頭對63根鋼樁進行了防腐工程示范。日前,經有關專家驗收鑒定,認為示范工程達到了預期的防腐保護效果。 該項目為我國重大海洋工程建設和工程設施腐蝕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并帶動了一批相關海洋防腐蝕產業的發展。經與科技部相關司局溝通,項目有望在“十二五”初期再次獲得科技支撐項目資金支持。
-
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申請設立專家委員會
行業動態
一、申請內容:成立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專家委員會 二、申請理由: 腐蝕存在于石油、化工、石化、海洋、交通、航空航天、冶金、建筑、市政、機械、水利、電力、食品、醫藥等幾乎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中,每年因腐蝕造成的損失約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3%~4%。腐蝕的危害除造成經濟損失外,同時還會造成資源和能源的浪費、設備破壞的安全事故,還會阻礙新技術的發展。腐蝕也是可以控制的,如果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則可以挽回其中25~40%的損失。 腐蝕與防護是一門邊緣的學科,現已發展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相互交叉,共同存在和應用于國民經濟各行業中。因此,防腐蝕工作涉及到的學科多、技術性強等特點。然而,目前我國的防腐蝕技術人才普遍短缺,而且不平衡,尤其是專家級的人才十分稀缺。在某些行業,由于某些項目的立項、實施、驗收等過程沒有防腐蝕專家的參與,使項目走了許多彎路。 因此,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擬申請設立專家委員會,把有限的防腐蝕技術人才和專家級人才,統一組織起來,彌補人才短缺和不平衡,發揮專家隊伍的整體和團隊優勢和相關專家多學科、精深的綜合優勢;更好地貫徹綠色防腐、科技防腐的行業發展新理念和新目標;更科學地制定防腐蝕行業的發展戰略;促進防腐蝕技術進步和健康有序地發展,提高防腐蝕協會的決策科學化水平。為各行業的防腐蝕工作,提供科學的建議和意見。
-
"世界腐蝕日"院士倡議:關注腐蝕問題
行業動態
“世界腐蝕日(Worldwide Corrosion Day)”由世界腐蝕組織(WCO)確立。世界腐蝕組織是于2006年在紐約注冊成立的非營利學術組織。由美國腐蝕工程師國際協會(NACE International)、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歐洲腐蝕聯盟(European Federation for Corrosion)、澳大利亞腐蝕協會(Australasian Corrosion Association)四個組織聯合發起。是一個代表地方及其國家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其它團體的世界性組織。在腐蝕和防護的研究中,致力于知識的發展和傳播。 2009年經過WCO各成員的討論并一致通過了在世界范圍內確立每年的4月24日作為“世界腐蝕日(Worldwide Corrosion Day)”,其宗旨是喚醒政府、工業界以及我們每個人認識到腐蝕的存在,認識到每年由于腐蝕引起的經濟損失在各國的GDP中平均超過3%;同時向人們指出控制和減緩腐蝕的方法。 腐蝕是材料受環境的作用而發生的破壞或變質。材料包括各種金屬和非金屬材料。材料腐蝕問題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腐蝕的危害和造成的經濟損失幾乎遍及所有行業,包括:能源(石油、天燃氣、煤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等),交通(航空、鐵路、公路、船舶、航運等),機械,冶金(火法、濕法、電冶金、化工冶金等),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制藥工業等),輕工,紡織,城鄉建設,農業,食品,電子,信息,海洋開發等,還有科技和國防工業。 凡是使用材料的地方,都存在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腐蝕問題。每年腐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已超過火災、水災、地震和車禍損失的總和。 據2003年出版的《中國腐蝕調查報告》中的統計,我國每年因腐蝕造成的損失(因腐蝕和防腐蝕所付出的代價)高達5000億元,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腐蝕帶來災難性事故,耗竭寶貴的資源和能源,污染環境,危害地球。因此,腐蝕不僅影響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嚴重威脅人類家園的幸福生活和安全。
-
防腐業會議專題
行業動態
每年因腐蝕造成的損失約占各國GDP的3-5%。據此測算,我國去年腐蝕損失約5000多億元,遠遠大于自然災害和各類事故損失的總和。 各類腐蝕會議有助于促進腐蝕行業的專家和企業的交流,促進腐蝕行業整體的發展。2012年和2013年組織了許多重要的會議。比如第七屆全國腐蝕大會的舉行,為全國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展示腐蝕科研成就提供了平臺。再比如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為專家學者交流提供一個平臺,推動我國疲勞與斷裂研究領域學術與應用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更好的為國家建設服務。
-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第六屆全國腐蝕大會第二輪會議通知
行業動態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 第六屆全國腐蝕大會 第二輪會議通知 中腐學字[2011]0606號 尊敬的各位代表: 第六屆全國腐蝕大會將于2011年8月21-25日在銀川舉辦。在倡導低碳經濟的今天,發展耐腐蝕長壽命綠色材料,從而降低腐蝕速度、延長壽命、減少污染、降低能耗、控制排放已成為材料設計、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品牌形象、增進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手段,也是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發展的主要突破口和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大力發展有中國特色腐蝕與防護學科的強大動力,為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腐蝕科技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為此做出技術創新。 會議主題為:耐蝕長壽綠色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 本次大會邀請到10位學者做大會特邀報告;企業論壇邀請到9個知名企業的技術專家做大會技術交流報告;會議期間還將舉行2010年度科技進步獎頒獎儀式;公布論文獎評審結果。 會議期間將舉行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企業理事會成立儀式。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企業理事會的成立是為了更好的貫徹“科協八大”有關國家科學技術工作自主創新、支撐發展、帶領未來的指導方針,促進科技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加強腐蝕與防護相關領域企業界、工程界的企業家的聯系。企業理事會經學會常務理事會通訊會議與企業溝通后籌備成立,已經得到企業界的大力支持和響應。會議期間,還將宣布成立兩個新的委員會。 同期舉辦防腐蝕技術、產品、設備展示會。 本次大會將推動腐蝕與防護科學技術的發展,檢閱近年來取得的豐碩科技成果,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提供一個互相學習交流和合作的平臺。這是腐蝕與防護領域廣大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的一個盛大節日,會議內容豐富多彩,相信每位參會者都會有較大的收獲。
-
全國防腐蝕標準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行業動態
近日,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會長任振鐸在全國防腐蝕標準化工作會議上表示,我國防腐蝕業標準體系仍不完善,全國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修訂、完善《防腐蝕業標準體系》和《防腐蝕標準化發展規劃》。 全國防腐蝕標準化工作會議由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主辦,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十二五”防腐蝕標準化規劃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據了解,防腐蝕業是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密切相關的行業,做好防腐蝕工作的重要條件就是做好防腐蝕標準化工作。近年發生的自然災害和各類事故,無論是震驚世界、引起人類恐慌的日本“3·11”福島核電站爆炸引發的核泄漏事故,還是美國明尼蘇達州35號洲際大橋垮塌、我國2/3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其主要原因都是腐蝕惹的禍,問題的關鍵就是相關標準特別是防腐蝕標準規定不到位,或執行不到位。 任振鐸認為,我國防腐蝕標準化工作仍存在國家標準項目立項較為困難、防腐蝕基礎性標準不夠、標準缺失現象嚴重等難題。全國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將會盡快起草相關標準,做好防腐蝕業標準體系的長期發展規劃,力爭到2012年底,建立健全防腐蝕業標準體系,形成工作長效機制。《中國質量報》
-
國家海洋腐蝕與防護中心通過論證
行業動態
近日,國家海洋腐蝕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可行性論證會在中科院海洋所召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侯保榮院士做了國家海洋腐蝕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可行性論證報告。 專家組在聽取報告和實地考察中心實驗條件后指出,組建國家海洋腐蝕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于我國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該中心具備了組建的基礎,組建目標任務明確,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可行。專家組一致通過了國家海洋腐蝕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論證。 在全員創新的同時,晶龍還立足高端研發,與河北工業大學半導體研究所、美國能源中心、荷蘭能源中心、澳大利亞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組建了一支由150多名國內外專家和海外歸國高端行業人才為核心的科研團隊,并投資1.5億元建立了晶龍科技中心,配備了人才和精良的生產設備。目前,晶龍已擁有一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兩個博士后工作站,緊緊圍繞著產品升級和先進技術規模化生產的瓶頸,抓技術改進與創新,以搶占光伏行業科技嶄新制高點。
-
海水一年“腐蝕”掉1.2萬億 院士研發出防腐技術
行業動態
浙江在線11月11日訊 我國海水每年腐蝕掉的鋼,約相當于寶鋼一年半的產量。2010年,海水腐蝕的損失是1.2萬億,占GDP的3%,相當于每個中國人掏出1000元為此買單。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給出的一組數字。前天的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上,侯保榮帶來了他帶隊研發的海洋防腐技術。昨天,他與寧波十幾家企業老板面對面,為大家出謀劃策。
-
《工業設備及管道防腐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發布
行業動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1143號,批準《工業設備及管道防腐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0727-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實施。本規范由住建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1143號,批準《工業設備及管道防腐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0727-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3.2.6、8.2.3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范由住建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
-
第五屆中國國際腐蝕控制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
行業動態
中國耐蝕產品研制示范市命名暨 第五屆中國國際腐蝕控制大會新聞發布會 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 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孚凌出席,為河南省沁陽市授牌 2009年7月21日上午,中國耐蝕產品研制示范市命名暨第五屆中國國際腐蝕控制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孫孚凌,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書記張丁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局長李勇武,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全國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任振鐸,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顧問董德岐,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喬學達,沁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敬如,沁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新洪等領導出席。大會由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和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顧問、全國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王印海主持。
-
智能測試樁的結構組成
行業動態
通常來說,管道陰極保護的實時測量數據需要進行長期的監測。現在長輸管道一般都是普通的陰極保護測試樁,普通測試樁的成本較低,但是需要手工收集,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測量存在測量不及時、測量精度低等缺點。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模式來取代目前人工檢測的現狀。我公司順應當下發展,研發了一套智能陰極保護監控系統,以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 智能測試樁是利用測試樁處布置的陰保智能電位采集儀,配合長效硫酸銅參比電極、自然試片、交流干擾試片、極化試片等埋地裝置,將陰極保護中的保護點位、自然電位、通斷電電位、交直流電流、交流電壓等數據實時上傳云端監測平臺,云端監測平臺并進行數據存儲、展示、統計、分析等后由云端傳至陰極保護客戶端的陰極保護管理系統。系統主要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構成,硬件即測試樁和埋地參比電極、埋地試片,負責數據的采集和傳輸;系統平臺客戶端即陰極保護電位監測、評價和預警系統和展示,云服務器數據處理端負責數據的解析、存儲、分析。由三部分組成了陰極保護監控系統,穩定性,可靠性等等都非常高,具有優異的性能。智能陰保云監控平臺上線以來一直穩定運行,采集的數據和現場的數據一樣,采集的時間非常的及時,效率非常高,大大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成本。
-
陰極保護系統有哪些用途
行業動態
陰極保護系統就是以通電的方法使被保護物成為陰極,由此減緩、避免腐蝕。陰極保護實現的技術有兩種:一是外加電流陰極保護也稱強制(電流)陰極保護,二是犧牲陽極(陰極)保護。 陰極保護系統主要用于防止金屬陰極的腐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附加金屬保護:在陰極表面電沉積一層活性較低的金屬,如鍍鉻、鍍鋅等,起到隔絕作用。 2.壓差保護:通過外加電流使陰極電位偏負,從而抑制腐蝕反應。 3.陰極隔離:用不導電的涂層或套管隔離陰極,防止電解質接觸金屬。 4.電流密度限 制:控制電流密度在合適范圍內,避免過大電流腐蝕陰極。 5.陰極材料選擇:選擇耐腐蝕性能優良的材料制作陰極。 6.電解液凈化:去除電解液中的雜質,減少腐蝕因素。 7.電解條件優化:調整電壓、溫度、流速等條件,優化陰極保護效果。 8.陰極攪拌:通過機械攪拌改善陰極近表面條件。 9.合理設計陰極形狀:優化電解液流動,減少晶核生長。 綜合運用各種手段,能有效抑制陰極腐蝕,延長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