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腐蝕日(Worldwide Corrosion Day)”由世界腐蝕組織(WCO)確立。世界腐蝕組織是于2006年在紐約注冊成立的非營利學術組織。由美國腐蝕工程師國際協會(NACE International)、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歐洲腐蝕聯盟(European Federation for Corrosion)、澳大利亞腐蝕協會(Australasian Corrosion Association)四個組織聯合發起。是一個代表地方及其國家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其它團體的世界性組織。在腐蝕和防護的研究中,致力于知識的發展和傳播。
2009年經過WCO各成員的討論并一致通過了在世界范圍內確立每年的4月24日作為“世界腐蝕日(Worldwide Corrosion Day)”,其宗旨是喚醒政府、工業界以及我們每個人認識到腐蝕的存在,認識到每年由于腐蝕引起的經濟損失在各國的GDP中平均超過3%;同時向人們指出控制和減緩腐蝕的方法。
腐蝕是材料受環境的作用而發生的破壞或變質。材料包括各種金屬和非金屬材料。材料腐蝕問題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腐蝕的危害和造成的經濟損失幾乎遍及所有行業,包括:能源(石油、天燃氣、煤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等),交通(航空、鐵路、公路、船舶、航運等),機械,冶金(火法、濕法、電冶金、化工冶金等),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制藥工業等),輕工,紡織,城鄉建設,農業,食品,電子,信息,海洋開發等,還有科技和國防工業。
凡是使用材料的地方,都存在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腐蝕問題。每年腐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已超過火災、水災、地震和車禍損失的總和。
據2003年出版的《中國腐蝕調查報告》中的統計,我國每年因腐蝕造成的損失(因腐蝕和防腐蝕所付出的代價)高達5000億元,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腐蝕帶來災難性事故,耗竭寶貴的資源和能源,污染環境,危害地球。因此,腐蝕不僅影響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嚴重威脅人類家園的幸福生活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