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七八年努力,實現‘綠色防腐、科技防腐’,成立并擔負起國際標準化組織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再經過二三十年,與國際標準化相關組織一起建立一套控防結合、標本兼治、較為系統、世界通用的腐蝕控制標準體系,實現行業現代化。”11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腐蝕控制大會上,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會長任振鐸提出了實現“中國防腐蝕夢”的構想,而標準體系建設則成為打開這一夢想之門的金鑰匙。
任振鐸說,腐蝕和防腐蝕無國界,有些腐蝕引起的事故,如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日本福島“3 -11”核泄漏事故,危及了全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防腐蝕是國際社會應對腐蝕災害的共同事業。腐蝕、防腐蝕和生態文明建設在全球范圍內相通相連,要求的標準亦然。
他表示,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將積極提出并申請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并以此次大會期間舉行的中美防腐蝕標準研討會為契機,逐步擴大合作領域,以防腐蝕全球化、標準國際化的視角,主動走向世界,推動世界防腐蝕大家庭逐步形成互聯互通、互利共贏、發展創新的開放型現代化防腐蝕格局。
出席大會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對我國防腐蝕業近年來在國際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了肯定。她在發言中透露,由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組織中外專家攻關的超臨界水氧化工藝設備研究已經有了新突破,在結構設計和材料上取得重大進展,意味著這一能夠帶來巨大綠色經濟效益的世界性前沿技術難題有望得到破解。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表示,石化工業是腐蝕嚴重的產業,腐蝕給行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并且引發安全事故。防腐蝕行業是實現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和關鍵工程,在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大有可為。
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劉平均指出,防腐蝕標準化工作是防腐蝕工作中的重要技術支持。近年來,國內外相關領域已經做了很多與防腐蝕相關的標準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產業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對防腐蝕行業提出了新要求,防腐蝕行業面臨著新的挑戰。中國工業 防腐蝕技術協會近來提出的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建立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構想,得到了美國方面的積極響應。他透露,下一步中美聯合提出設立該委員會的提案時,我國將積極爭取承擔秘書國職責,引導和支撐全球防腐蝕產業穩步發展。